歡迎來到四川省云尚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
最新發布
目前,社會上很多人對家政服務的了解仍然停留在陳舊的歷史印象當中,對新的動態和趨勢了解不夠,對家政服務業和家政服務員存在偏見,認知度不高。
近期,網上看到過一則新聞,一位清華畢業生做保姆被全網網爆,說到底就是職業歧視。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,家政從業人員應該是低學歷的中年婦女居多。清華畢業生去當家政,簡直就是大材小用,浪費資源。
小編身邊就有個例子,小玲在家政公司工作期間,任務完成非常出色,也受到了雇主的肯定和認可。但是她在從事工作三個月后突然提出辭職。當家政經理問及緣由時,她回答說:“一直沒敢告訴家里自己在城里做什么工作,昨天媽媽知道了很生氣,說我現在給城里人做丫鬟,這是一份伺候人的差事。村里人要是知道了好沒面子,將來找對象都沒人要,讓我回家。”
家政服務發展曾經經歷過“一塊抹布、一個水桶、一部電話”的初級階段,家政服務員這個高尚的國家職業工種也被稱為保姆,得不到應有的尊重。盡管近年來國家在家政服務業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、物力,但是家政服務業“低人一等,伺候人”的固有觀念還未能從人們的思想里徹底地剝離。而大多數的從業人員也都是選擇遠離故鄉的地方就業,甚至覺得讓人知道自己做家政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。
此外,在家政行業里,還存在著地域歧視,有些雇主會特地要求不能是某些地區的家政服務人員,他們認為這些地區的家政服務人員脾氣不好,心眼多,不會好好做事。但事實是,哪個地區的人都有好有壞,不能一概而論。
家政服務業在人們眼中一直處于較為尷尬的社會角色位置,如何引領人們轉變觀念,家政服務業如何轉型發展,樹立行業新形象,值得探 索和深思。
有人指出,造成家政學和家政服務發展窘境的最大原因之一,就是社會公眾對家政學內涵的忽視與不認可。建議借鑒歐美等國家的經驗,盡早在中小學階段開設家政學相關課程,一方面有助于孩子盡早掌握基本生活知識;另一方面有助于社會各界提升對家政學科學性的認識,未來才能有更多人報考相關專業,這對于行業發展是重要保障。
本文圖片源自于網絡媒體平臺,僅供家政服務行業相關人員的個人學習、研究或者欣賞。